“欢迎到访本站,下载茂名在线APP,茂名消息快人一步”
关闭
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668-2200510

    电子邮件

    1513164300@qq.com
  • 茂名在线APP

    随时掌握茂名动态

  • 扫描二维码

    关注茂名在线微信公众号

茂名今日要闻
全部精选报道ALL SELECTED NEWS 更多>
  • 茂名市教育局关于2025年秋季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新生入学安排的通告

    茂名市教育局关于2025年秋季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新生入学安排的通告为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2025年秋季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新生入学安排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公办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对象(一)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适龄入学对象1.小学一年级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年满六周岁(即2019年8月31日前出生)且能适应普通学校就读的适龄入学对象。注:1.由于未满六周岁的儿童无法建立学籍,已经建立学籍的学生无法重复建立学籍,故2019年9月1日及之后出生的儿童或已入读过一年级的学生不能报名。2.六周岁及以上儿童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特别是到茂名市外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2.初中一年级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的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鉴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与初中的招生入学区域不完全一致,因此局直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六年级的毕业生,须在报名系统报读符合条件的初中学校)。(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港澳居民随迁子女1.完全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可由我局统筹安排到局直属公办学校就读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①持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茂名市区居住证(该证由公安部门出具);②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的市区范围内有稳定合法住所(指住宅类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或住建部门出具的住宅类租赁证等,不承认个人之间签订的租房协议);③在市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报名截止日之前,以在市区连续缴交6个月的社会保险为凭证),并按有关规定在市区缴交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在报名截止日之前连续缴交6个月(如报名截止日期为当年7月,则需连续缴交当年1月至6月的社保)。2.不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如没有租赁证或没有社保等),但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市区居住证(该证由公安部门出具)的,可报读河西片区的公办学校(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市启源中学),其中小学入学对象可报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初中入学对象可报市启源中学、市二中。(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符合“没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但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商品房房产且所占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条件的,小学入学对象可报读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市三小、市为民路小学、市向阳小学和市桥南小学;初中入学对象可报市启源中学、市二中和市春晓中学。此类别入学对象由市教育局根据入学对象或其父母的房产位置,按照派位程序统筹到以上指定学校入读。(四)局直属公办学校寄宿(全寄宿或午托)入学对象符合市东湾学校小学新生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桥北小学午托生;符合入读市东湾学校初一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行知中学的午托生。符合入读市福华小学、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光华小学的午托生。符合入读局直属公办初中学校条件的入学对象,可报茂名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全寄宿生,招200人。(五)符合有关政策条件的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政策规定的优抚入学对象,按有关规定办理入学。(六)属市区户籍的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或生活的适龄残疾儿童,可直接与市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联系电话:0668-2268622)或其他特殊教育学校联系就读。二、局直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对象局直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先招收茂南区户籍的入学对象,在茂南区招不满计划数的,可以适当在茂名市内的其他县区招生。三、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新生学位安排计划(一)2025年秋季局直属小学、初中新生学位安排计划详见附件1。(二)市特殊教育学校、市社会福利特殊学校和市体育运动学校由学校自行组织招生。四、局直属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区域范围申请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定报读学校。我局组织审核时对申请人选定的学校与上传资料不对应或不相符的,将在报名系统退回入学申请,请申请人及时在报名截止时间前修改,逾期不修改的视为自动放弃学位申请,不安排学位。(一)公办小学新生入学区域范围2025年秋季局直属公办小学新生入学安排区域范围,见附件2。根据部分学校小学一年级入学对象人数预计超过学校学位计划数的情况,为解决这些区域适龄儿童入学问题,今年对以下小学作以下安排:1.符合市福华小学、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新生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光华小学午托生。符合市东湾学校小学新生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桥北小学午托生。2.允许符合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选择报读市福华小学(如报名人数超预期,则按报名系统“提交报名”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入读)。报名结束后,如符合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人数仍然超出学位计划数,则按派位程序由电脑随机抽签安排超学位计划数的入学对象到市西粤路小学入读(派位程序详见“五、报名和派位安排”)。3.允许符合市育才学校报名条件的小学入学对象选择报读市西粤路小学、市新世纪学校、茂南区云禧学校。4.市愉园小学区域的入学对象人数预计超出学位计划数,如符合市愉园小学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人数超出学位计划数,则按派位程序由电脑随机抽签安排超出计划人数的入学对象到市愉园中学(小学部)。(二)公办初中新生入学区域范围2025年秋季局直属公办初中新生入学安排区域范围,见附件3。为了解决市东湾学校、市十中初中一年级学位紧缺问题,今年对以下初中学校作以下安排:1.符合市东湾学校初中新生报名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行知中学午托生。2.新坡镇新坡、车田、合水、新城、文冲口、高岭、商业城居委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可以报读茂名市第二中学;新坡镇大塘、樟古、华德岭村委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可以报读茂名市启源中学。3.鉴于市育才学校区域的入学对象人数预计超出学位计划数,允许符合市育才学校报名条件的初中入学对象选择报读市新世纪学校、市愉园中学、茂南区云禧学校。(三)局直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招生范围局直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先在茂南区范围内招生,在茂南区招不满计划数的,可适当在茂名市内的其他县区招生。五、报名和派位安排(一)报名登记信息1.局直属公办、民办学校新生报名时间2025年7月17日上午9时至7月24日。2.局直属公办、民办学校新生网上报名流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网上同步报名、同步录取,报读公办、民办学校时,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报名流程共三步,第一步登录招生报名系统填写新生信息,第二步上传证件照片,第三步家长签名确认。第一步:登录招生报名系统填写新生信息。方式1:用微信或手机浏览器扫描识别二维码(见下图),也可在电脑浏览器登录茂名市中小学综合管理平台(网址:www.mmjcjy.com),登录招生报名系统,先点击“注册”,再进入填写页面,如实填写入学对象相关报名信息,设定密码(请牢记密码,以便下次登录)。  方式2:可用手机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手机用户直接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或到应用市场下载安装“茂名e生活”APP(“茂名e生活”APP是茂名市政府主导建设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主管单位:茂名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刷脸登录后即可直接进行报名。第二步:完成“第一步”后,进入下一步“上传证件照片”。报名拍照上传资料时,根据入学对象对应的类别,上传相应的资料。报读局直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批次分类和报名条件如下:第一类(第一批):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入学对象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与父母同一市区户口簿,户主为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②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房产(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③房产证和户口簿地址一致的。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④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二类(第一批):入学对象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且符合三代同堂条件的。三代同堂的家庭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①三代同一市区户口簿,户主为入学对象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②房产证属入学对象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且房屋产权所占的比例不低于80%;③入学对象父母市区无房产;④户口本的地址和房产证的地址一致。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④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三类(第二批):符合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第一种情形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入学对象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与父母同一市区户口簿,户主为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②入学对象本人或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房产(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③房产证和户口簿地址不一致的。第二种情形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完全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或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有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居住证;②在市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报名截止之日前,以在市区连续缴交6个月的社会保险为凭证);③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有房产的(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港澳居民没有户口簿的,须上传其他相关证件;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外来随迁子女或港澳居民随迁子女还要提供以下资料: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居住证;父母其中一方最近连续6个月的社保证明;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四类(第二批):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入学对象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市区户口簿,户主为入学对象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②有住建部门认可的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房屋租赁证(所租房屋为家庭唯一居住地,父母在市区内无房产的)。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其中一方的租赁证(在有效期内);④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五类(第三批):须符合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第一种情形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入学对象具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一市区户口簿,户主为入学对象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②入学对象及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无房产或有房产但所占房屋产权比例低于80%的。第二种情形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完全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员随迁子女或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有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居住证;②在市区有合法稳定职业(报名截止日之前,以在市区连续缴交6个月的社会保险为凭证);③入学对象本人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房产的(房屋产权比例低于80%)或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租赁证(在有效期内)。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港澳居民没有户口簿的,须上传其他相关证件;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外来随迁子女或港澳居民随迁子女还要提供以下资料: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居住证;租赁证;父母其中一方最近连续6个月的社保证明;④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六类(可报读指定学校):符合“不完全符合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条件(如没有租赁证或没有社保等),但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市区居住证的(该证由公安部门出具)”条件的,可选择报读河西片区的公办学校(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市启源中学),其中小学入学对象可报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初中入学对象可报市启源中学、市二中。符合“没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但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商品房房产且所占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条件的,小学入学对象可报读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市三小、市为民路小学、市向阳小学和市桥南小学;初中入学对象可报市启源中学、市二中和市春晓中学。此类别入学对象由市教育局根据入学对象或其父母的房产位置,按照派位程序统筹到以上指定学校入读。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的市区居住证;④入学对象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⑤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七类(可报读指定学校):入学对象有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的市区户籍,与其同一市区户口簿的户主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即入学对象所在户口本的户主不是其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方的],按以下两种情形分别报读指定学校:①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无房产的可选择以下一所学校报读:小学入学对象可报市桥南小学、市桥北小学、市二中、市江滨小学、市二小;初中入学对象可报市启源中学、市二中、市春晓中学。②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房产且所占房屋产权比例不低于80%的,可选择除市一中、市崇文学校、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校区)、市西粤路小学、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市福华小学、市愉园小学、市愉园中学、市祥和中学、市育才学校、市东湾学校、市新世纪学校、市龙岭学校之外的一所小学或初中学校报读。需拍照上传的资料:①入学对象所在的户口簿(户主页、地址页、入学对象页);②父母的身份证(个人头像面);③入学对象父母的房产资料(房产证,或不动产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④入学对象的出生证及其父母一方的结婚证等有关材料。第八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条件的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政策规定的优抚入学对象,按有关规定办理入学。需拍照上传的资料:如果属于以上第一至第七类其中一类的,除了上传对应的资料外,还需在“其他”类项中,拍照上传优待政策文件相关的证明材料。以上证件图片资料由家长或合法监护人在网上报名时拍照上传,图片要确保清晰完整且正立,否则该图片无效,责任自负。拍照上传资料说明:①房产资料抵押的,可拍照上传复印件;②房产所有者不能在户口簿体现与入学对象为父母关系的,还须上传亲子关系证明材料(如出生证、结婚证等);③入学对象为单亲家庭的,上传监护人的身份证;④房产产权属入学对象的,上传入学对象的房产资料;⑤入学对象为单独户的,“户主页”一栏上传入学对象页;⑥入学对象为集体户口卡的,“户主页”“地址页”和“入学对象页”三栏的图片,均须上传入学对象页;⑦入学对象与父母或合法监护人不在同一本户口簿的,还须拍照上传与其父母或合法监护人的亲子关系证明材料;⑧房产、租赁资料仅限于住宅类型房产。第三步:“家长签名确认”,完成报名。完成“第二步”后,返回上一页面,进行“家长签名确认”:输入姓名和在“第一步”填写新生信息时设置的密码。完成签名确认后,所有的报名流程结束,不能再修改资料。若在学校审核前,发现有信息填报错误,可在“家长签名确认”的下一行选择“撤销家长签名”,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次签名确认。报名注意事项:①网上报名的第三步,必须“家长签名确认”,否则学校无法审核该入学对象的资料。②报名审核期间,家长应登录招生报名系统,留意学校审核情况和反馈信息。学校网上审核通过则为有效报名,否则无效。③如网上登记信息与上传附件不相符的,审核学校将通过招生报名系统反馈,由家长修改确认无误后再提交。我局组织审核时对申请人上传资料与类别不对应或不相符的,将在报名系统退回入学申请,请申请人及时在报名截止时间前修改,逾期不修改的视为自动放弃学位申请,不安排学位。特别说明:公办初中学校寄宿志愿有市一中初中部(只招收主城区的局直属公办学校范围内的初一入学对象)、市行知中学(招收符合市东湾学校初一入读条件的入学对象进行午托),符合相关条件的初一入学对象,根据全寄宿或午托需要可单选上述两所志愿学校之一或同时选择。开展午托服务的公办小学志愿学校有市光华小学、市桥北小学,符合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或市福华小学一年级入读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光华小学;符合市东湾学校小学一年级入读条件的入学对象,可以报读市桥北小学。报读以上寄宿志愿学校的入学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先选定一所符合报读条件的学校,再在“志愿”选择是否报读全寄宿或午托学校。例如:入学对象符合市官山学校初一报读条件,该入学对象又有意向报读市一中(初中部)寄宿生的,应先在报名系统填报市官山学校,再在寄宿志愿选择市一中(初中部)。寄宿志愿学校入学对象没有被安排在寄宿学校的,按入学对象报名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位。报名注意事项:①报名审核期间,家长应登录报名系统留意学校审核情况和反馈信息。学校网上审核通过则为有效报名,否则无效。②如网上登记信息与上传资料不相符的,审核学校将通过报名系统反馈,由家长修改确认无误后再提交。③错过报名时间的,可在2025年8月20—22日进入报名系统补报名,由我局统筹安排到有学位的学校就读(因已安排一批入学对象,补报名的入学对象不一定能安排在区域学校,特别是学位紧张的学校),于8月底前公布安排结果。其他时间原则上不再接受报名和安排学位。(二)学校网上审核由市教育局组织公办、民办学校人员在2025年7月26日前完成网上审核。(三)核实资料我局会同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政数局等部门对入学对象或其父母的户籍、房产、结婚证、出生证等资料进行核实。凡是弄虚作假的,取消入学对象入读局直属学校的资格。(四)安排入学安排入学分两种情况:一是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不超过学校学位计划数,则直接安排入读区域学校;二是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学校学位计划数,则按批次和统筹片区学校的先后顺序逐校分批安排或实行电脑随机抽签派位到片区学校。我局会同有关部门核实入学对象或其父母的户籍、房产、租赁证、结婚证、出生证等资料后,以户籍和实际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根据部分学校学位紧张,需要将部分入学对象分流到附近有空余学位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四个初中统筹片区和五个小学统筹片区,按批次和统筹片区学校的先后顺序依批次逐校统筹安排该片区学位,按“免试入学,相对就近,统筹调配,分批安排,片区抽签”的原则和学位空余情况进行分批安排或实行电脑随机抽签派位。1.统筹片区初中统筹片区学校先后顺序安排如下:一区:祥和中学、官山学校、行知中学;二区:东湾学校、行知中学、启源中学、市二中;三区:龙岭学校、博雅中学(北校区)、春晓中学;四区:育才学校、新世纪学校、愉园中学、博雅中学(南校区)。小学统筹片区学校先后顺序安排如下:一区:祥和中学附属小学、西粤路小学、福华小学、官山学校、光华小学;二区:东湾学校、文东街小学、桥北小学、桥南小学;三区:育才学校、新世纪学校、西粤路小学、乙烯小学、博雅中学(南校区);四区:龙岭学校、向阳小学、为民路小学、市三小;五区:愉园小学、愉园中学(小学部)。2.派位程序(1)提前安排报读公办学校寄宿(全宿、午托)的入学对象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不超过学校学位计划的,按照实际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安排到志愿学校;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学校学位计划数的,于8月中旬前进行电脑随机抽签,确定入读有关志愿学校的名单。被抽中的学生,原报读学校不再派位;没有抽中寄宿的学生按报名实际情况派位。需要电脑随机抽签派位的,我局将邀请公证机构人员、纪检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代表以及学生家长代表等到现场监督,现场公布中签的学生名单,并在茂名市教育局官方网站(http://mmjyj.maoming.gov.cn/)公布电脑派位结果,同时发短信到入学对象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2)符合第一至五类条件的入学对象安排如下:第一批(第一、二类):符合第一批报名条件的人数不超过区域学校学位计划数的,全部安排到区域学校;符合第一批报名条件人数超过区域学校学位计划数的,则进行电脑随机抽签,按统筹片区学校的先后顺序逐校安排到片区学校。第二批(第三、四类):在安排好第一批次的入学对象后,区域学校还有空余学位的,则先在区域学校开始安排第二批入学对象(先安排第三类入学对象,再安排第四类入学对象),空余学位足够全部安排的,则第二批全部安排在区域学校;区域学校空余学位不足够全部安排第二批的,则进行电脑随机抽签,按统筹片区学校的先后顺序逐校安排到片区学校。第三批(第五类):在安排好第一、第二批次入学对象后,区域学校还有空余学位的,则先在区域学校开始安排第三批入学对象,空余学位足够全部安排的,则第三批全部安排在区域学校;区域学校空余学位不足够全部安排第三批的,则进行电脑随机抽签,按统筹片区学校的先后顺序逐校安排到片区学校。(3)符合第六至八类条件的入学对象安排如下:符合第六类条件的,按入学对象报名选择的学校安排到对应的公办学校。符合第七类条件的,如入学对象或其父母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无房产的,根据入学对象报名条件和选择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对应的学校;如入学对象或其父母一方在局直属公办学校招生区域范围内有房产的,按入学对象报名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位。符合第八类条件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入学。(4)民办学校派位方式:①报名人数不超过计划数,报名的入学对象全部录取;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则电脑抽签定校,没有抽中的,回户籍地就读或自行选择其他学校就读。3.派位公布派位结果在所属区域小学、初中公布,同时可在报名系统查询派位结果,并发短信到入学对象报名填写的手机号码。结果公布时间如下: (1)小学派位结果公布时间:2025年8月10日前。(2)初中派位结果公布时间:2025年8月17日前。4.派位查询在上述公布日期起,可凭报名时的账号和密码,登录报名系统查看(也可到报名学校查询)派位结果,如对派位结果有异议,请在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到所属报读学校提出更正申请。学校核实后报我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审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5.报到注册。局直属各公办学校在通知学生报到注册时,要告知学生家长携带与报名时网上提交材料对应的证件原件(如户口簿、房产证、租赁证、结婚证、出生证等)到校核验,复审入学资格。学校对入学对象提供的现场材料与网上报名材料核对一致的,给予审核通过并安排入学。我局在招生整个过程都进行资格审核,凡在我局审核、学校报到注册核验中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局直属学校小学、初中入学资格的,将按入学对象不符合报读条件处理,取消入读局直属学校的资格。六、注意事项(一)请家长们不要在非官方网站页面点击非法链接和扫描二维码,填写银行卡号和密码(正规报名不需要缴费和填写银行卡号和密码);不要听信他人能通过关系或其他途径解决小孩缴费择校入学;不接受第三方或家长委托他人办理与入学安排有关的手续;不要轻信可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入学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二)局直属小学、初中新生入学报名的资料以报名时间结束前提交的资料为准。超过该时间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无法新增或更改报名信息,请家长务必在此时间之前完成所有网上报名程序。(三)茂名市祥和中学附属小学设在市祥和中学校内,待市趣园小学(暂命名,在趣园小区内)建成开办后,整体搬迁到市趣园小学。(四)凡报读局直属公办、民办学校的学生,没有经过报名系统报名和未经我局审核批准的将无法建立学籍。七、规范办学,阳光招生(一)我局致力促进市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同步提高,努力办好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所有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均免试入学、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对秋季入学新生进行随机均衡分班,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市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趋于优质均衡。(二)各民办学校要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进行收费,不得收取赞助费和择校费等,不得虚假宣传招生。对违规违纪的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机构部门将严肃查处。(三)我局实行阳光招生和入学安排,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维护招生工作秩序。加强宣传,及时通过茂名媒体、茂名教育局网站和茂名教育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招生和入学安排相关信息。本通告的最终解释权归茂名市教育局咨询电话: 0668-2291633、0668-2278043附件:1.2025年秋季局直属小学、初中学校新生学位安排计划2.2025年秋季局直属公办小学入学安排区域范围图3.2025年秋季局直属公办初中入学安排区域范围图茂名市教育局2025年7月16日END编辑:李锦桐初审:黄金连审核:林秀旺供稿:茂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科
    5869 8
  • 视频直击!人山人海的青岛海水浴场

    盛夏的青岛海水浴场,五彩泳衣如潮涌动,沙滩上伞盖连绵,欢笑声与浪花共舞,人海胜似碧波荡漾。 https://pic-app.gdmm.com/forum/20250716202252front2_1_3381671_nuhdn1Dq_pdYQ3r2cHk22lj5va2w_with_logo.mp4?658[/qf_video]
  • 茂名的小三件套?开发区又一栋近150m玻璃幕高楼

    君悦盛荟的住宅综合体的规划由原来的120m提升到146.26m。现在西粤南路已经有了城光双子楼加财富豪庭写字楼,现在加上这一栋。茂南区从高速下来的第一门面就是这里了
    5460 21
  • 话说茂名,再造新优势

    好多人都说玉林怎么样,其实不是玉林怎么样?而是茂名没有北上火车,导致不能吸纳阳春罗定阳江这些人口过来,少了交通枢纽的城市规模。 所以,什么生孩子未必是福,如同一个城市不要人一样,一个人对牛弹琴吹打弹唱穷快乐有什么意思,何况不要说牛,牛肉串吃不起的城市。
    3131 13
  • 茂名滨海新区成立了13年,如今发展怎么样了

    茂名滨海新区成立了13年,如今发展怎么样了
    4648 24
  • 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公告!

    广大市民朋友、各社会单位:   为打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将搬迁至新址办公。现将搬迁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搬迁时间   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将于2025年7月9日(星期三),搬迁至茂名新城管委会4号办公楼(奥体大道129号)一楼。自2025年7月9日起,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新址正式运行。   二、办公地址   茂名市电白区奥体大道129号。     三、原址停用   原行政服务中心(电白区南海街道海城二路6号)自2025年8月9日起停止使用,7月9日至8月8日为过渡期,过渡期间旧行政服务中心保留接件和咨询服务。   为方便南海、高地片区群众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农建类)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农建类)】业务,南海、高地片区农居民建房可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材料交至属地街道综合事务和党群服务中心或自行送至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茂名新城管委会4号办公楼(奥体大道129号)一楼)。   四、办公时间   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窗口咨询电话:0668-2538932、0668-2538693。   过渡期咨询电话:15219900110。   因搬迁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并请相互转告。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茂名新城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关注与支持。   特此公告。   茂名新城管理委员会   2025年7月3日
    6372 27
  • 茂名其实是源自土著俚獠语的地名,今黎族地名,茂在黎族黎话是黎人氏族的意思。

    其实茂名等于黎名,是土著黎族地名,茂是黎人宗族的意思。学者刘剑三研究发现,“合亩”的“亩”海南黎族大部分地区称为mou”,和粤语“茂”字同音mou,汉语借字原作“亩”“磨”,后来多写作“毛”。海南五指山地区黎语地名中“毛”“母”“茂”现多指“黎人同一氏族、宗族”, 母、茂、亩字在黎语和粤语中均读为mou,与黎族历史时期独特的合亩制文化密切相关。家族合亩类地名,反映了黎族最古老的最原始的劳动合作方式——合亩制。合亩是海南岛在1950年前五指山中心地区黎族特有的一种生产和社会组织,合亩黎语称“纹茂”或“翁堂沃工”,汉语意思是“大伙做工”或“家族”。黎族社会中原生形态的合亩,由有血缘关系的若干父系家庭组成,亩头主持合亩的生产和分配,亩众按严格的男女分工进行集体劳动。
    4141 58
  • 62亿平方米的产业园区,为何招不到商?

    2025年,全国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突破62亿平方米,相当于人均可分得4.7平方米产业空间。与此同时,整体空置率却突破30%警戒线,相当于约20亿平方米空间闲置。 曾经被视为地方经济发展引擎的产业园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头部24家上市园区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暴跌140%至-40.76亿元,部分园区甚至祭出“免租两年”的杀招仍难挽颓势。 01 供需失衡 产业园区招商难的本质,是供需关系的结构性逆转。全国每年新增1.4亿平方米产业空间,但企业扩张需求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持续收缩。这场供需失衡的危机在二三线城市尤为惨烈——成都东部新区部分区域空置率保守估计达60%以上,空旷景象被行业媒体形容为“恐怖”。 更致命的是产业定位的集体迷失。走进任何城市的开发区,清一色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招牌形成刺眼的产业景观。一位长三角园区负责人坦言:“我们和隔壁园区的招商手册除了logo不同,内容可以互换。” 这种盲目跟风导致全国近六成园区存在产业定位重叠,企业主们在雷同的优惠条件中精打细算:“所谓优惠政策,不过是换个包装的减租游戏。” 政策红利的消退进一步加剧危机。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后,长三角某市被迫撤回23项招商优惠政策,直接导致12个在建园区陷入招商僵局。当“政策洼地”效应消失,企业忠诚度断崖式下跌——东莞调研显示,76%的企业在享受完政策红利后选择迁离,平均驻留周期缩短至2.7年。 02 服务断层 招商承诺与运营现实的巨大落差,成为压垮企业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调查显示,75%的园区仍停留在收租、保洁的基础服务阶段,能提供产业链对接、技术转化的不足15%。 某新能源企业负责人的感慨刺痛行业神经:“我们不是候鸟,但有些园区确实不值得长期停留。”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服务能力的结构性缺失。当企业决策维度从单一租金成本扩展到产业链协同效率、人才供给质量、创新资源密度时,传统招商团队的知识结构明显脱节。某些园区连企业资质审核都漏洞百出——去年某科技园就因引入“伪高新企业”遭通报批评,暴露了专业能力短板的硬伤。 形式主义的“伪创新”更透支企业信任。华北某新材料园盲目引进18家“院士工作站”,三年未孵化出任何量产技术;西南某园区宣称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实质是十年前OA系统的换皮版本。当某地出台的容错机制实施细则长达82页,企业申请流程需盖17个公章时,服务承诺已异化为沉重的制度枷锁。 03 政策内卷 在招商指标层层分解的压力下,区域协同沦为空谈。从省级、市级层面向下传导直至工业园区的任务摊派,使部分地区从乡村到城市出现产业同质化、市场空心化倾向。为完成指标,各级干部已顾不上招引企业是否适配本地产业基础。 “单纯拼同质性优惠政策,不仅难以持续,还可能招来短命企业。”一位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道出苦衷。某些县域为招揽项目,将工业用地以6万元/亩出让,而实际成本高达30万元/亩。这种饮鸩止渴的招商模式,导致企业享受完5年政策红利即迁离,留下债务窟窿与闲置厂房。 恶性竞争更催生扭曲的“平移式投资”。部分城市鼓励企业在相邻区镇间迁移,但这种资源再分配并未创造新价值。当硬件条件相似的A区与B区陷入补贴大战,最终演变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零和博弈。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杜帅对此尖锐指出:地方政府通过补贴破坏市场公平,使得企业竞争不再基于自身实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如何破局? 行业寒冬,需要创新实践突破困局: 数智驱动精准招商。上海临港集团打造的“园区元宇宙”,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为半导体企业模拟生产线布局,使其产能提升23%;苏州工业园的生物医药共享平台整合2000台高端设备实现分时租赁,企业研发成本直降40%。 这些技术赋能不仅优化服务,更重构招商逻辑——某园区引入AI招商平台后,企业匹配效率提升60%,产业链缺口识别精度大幅提高。 生态赋能价值共生。杭州未来科技城砍掉30%的招商团队,转而组建由产业分析师、技术经纪人和供应链专家构成的服务专班。他们为某自动驾驶企业三个月内对接17家零部件供应商,节省研发成本1200万元,推动园区企业续约率飙升至89%。 更深度的共生模式在合肥声谷展开——政府设立5亿元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技术攻关“兜底”,某语音识别企业因此敢投入1.2亿元研发前沿技术,最终催生出7家估值超10亿元的硬科技企业。 透明治理终结内耗。河南、重庆等地推出的“首报首谈”机制,对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赋予首谈地省级保护权限。重庆更创新设置“项目流转池”,对放弃或超期项目允许其他区县“揭榜”接续,将无序争抢转化为专业服务的接力赛。 这种制度创新呼应了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的“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要求,通过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为招商竞争装上红绿灯。 数智化驱动的精准招商、透明治理下的“首报首谈”机制、产业生态的深度耦合——这些创新正在重塑园区价值。未来的产业园区战场上,胜利不属于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玩家,而属于最懂数据、最善连接、最能创造共生价值的“产业首席架构师”。
    8085 65
  • 化州市笪桥镇仍然有人修建豪华坟墓

    化州市笪桥镇人民政府在2025年3月份发出的《笪桥镇关于禁止违规修坟的倡议书》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耕地、林地等土地资源修建坟墓,更不得使用永久性建筑材料(如红砖、混凝土等)对坟墓进行硬底化处理”。但笪桥镇良埇村委会有人在该倡议书发出之后公然占用林地修建300多平方米坟墓。 当地政府在发出禁止占用耕地林地修建坟墓的倡议书后。却又放任上述占用林地修坟的违法行为,不禁让人怀疑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渎职的情形。
    4141 7
  • 所谓房地产经济学就是没苦硬吃

    明知道卖不出去了,还以为房地产开发不足价格太低不利于带动气氛。 如果投资太大带不动,亏损你知道不,资金成本知道不。 所谓刺激经济的套路本来就是违反自然经济都是作死小能手。。
    1616 3
7*24新贴
茂名在线-工商银行
广告
阅读排行榜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茂名在线-烟草局
广告
茂名在线-邮政
广告
立足本地,依托茂名在线网站及移动端、公众号等多样化平台,及品牌化融媒体矩阵,整合自身和所需要的本地资源,建立“基于城市展开的同城生活消费服务的线社区平台”,汇聚家居建材、房产、汽车、金融理财、招聘、同城信息等行业更优质的本地生活消费资讯及功能性服务,实现细分场景下用户的消费需求与同城商户的精准链接。
客服电话:0668-2200999
关注我们
  • 访问移动手机版
  • 官方微信公众号

粤公网安备 44090202000008号 | 经营性ICP许可证号:粤B2-20170724  |  粤ICP备14043358号

商务合作:0668-2200999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68-2200999 18127340214(微信同号) 18929700112(微信同号)

茂名市正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茂名在线

群英网络  |